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世界知识》:石源华:再议“金特会”如何才能“走下去”

发布时间:2019-03-25浏览次数:135

  第一次“金特会”后,笔者曾在《世界知识》(2018年第15期)发文研讨“金特会”如何“走下去”,肯定朝美历史性会见意义重大,朝鲜半岛危机实现了“软着陆”,中国倡导的“双暂停”实际得到执行,朝鲜半岛局势有可能进入新时代。同时,也指出《朝美联合声明》是折衷产物,回避了双方的争执焦点,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际操作上远远落后于当年六方会谈达成的9.19声明,双方并未确认公正、对等、同步解决争端的行动准则,没有构画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朝鲜问题的路线图,并断定联合声明具有极大的脆弱性,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一次“金特会”后,笔者曾在《世界知识》(2018年第15期)发文研讨“金特会”如何“走下去”,肯定朝美历史性会见意义重大,朝鲜半岛危机实现了“软着陆”,中国倡导的“双暂停”实际得到执行,朝鲜半岛局势有可能进入新时代。同时,也指出《朝美联合声明》是折衷产物,回避了双方的争执焦点,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际操作上远远落后于当年六方会谈达成的9.19声明,双方并未确认公正、对等、同步解决争端的行动准则,没有构画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朝鲜问题的路线图,并断定联合声明具有极大的脆弱性,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一次“金特会”后,朝美进行了反复的较量和折冲,但依然任何问题都没有取得突破。美国倡议建立如同美越关系一样的美朝关系,并精心策划将越南作为第二次“金特会”的会面地点。特朗普面临国内各种困境,仍远道飞临河内,金正恩则再推行“列车外交”,长途跋涉,穿越中国抵达越南。双方动作很大,举世瞩目,却无果而终,正是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

  双方的分歧回到了历史的原点,即谁走第一步的问题:美国要的是朝鲜一次性弃核,而且必须是彻底、全面、不可逆转的弃核,再谈其他问题;对于会谈破裂,则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持肯定态度,认为与其迈步过大签一个坏协议,不如干脆达不成协议。特朗普“拒签”反映的是美国统治集团的共同意志和立场,决非他个人随心所欲。朝鲜要的则是同步、对等、分阶段弃核,要求先确保其安全和补偿,再谈弃核。会谈破裂后特朗普表示,美方提出废弃包括宁边但不限于宁边的诸多核设施,但朝鲜却强硬要求解除对朝制裁。朝鲜则是另一个说法,指出朝鲜提出永久废弃宁边核设施,作为回报,朝鲜并非要求全面解除所有制裁,而只是希望解除2016年3月以后安理会通过的五项制裁决议中涉及民生的部分,并多次强硬表示“分阶段解决的方案是最好的方案”,朝鲜对于这一原则的立场不会有任何变化。这表明朝美在无核化路径和步骤上出现的重大分歧目前是难以逾越的。

  在各自主张背后体现了朝美东北亚战略的重大分歧。对于美国而言,美国的全球和亚太战略需要朝鲜半岛适度紧张,使美国继续有理由在这个地区驻军,实施大规模军演,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应对朝鲜,更重要的是对付俄罗斯和中国。为此,美国并不急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每逢朝鲜半岛南北缓和局面出现,都会遭遇美国的反对和破坏。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出现两次历史性机会:1994年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和2005年六方会谈达成9.19声明,都带来了半岛实现和平的机会,最终都失败了,美朝都有责任,但更多责任在于美国的“太平洋第一岛链”战略和驻军朝鲜半岛。美国对于双方谈判的意图实际上是要朝鲜缴械投降,认为制裁是把朝鲜拉到谈判席的主要手段和促进半岛无核化的核心筹码,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对于朝鲜而言,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出现严重的战略失衡,北三角(苏中朝)不复存在,南三角(美日韩)继续强化。朝鲜陷入困境,发展核武器成为其确保自身安全的主要手段和应对方略。朝鲜实施六次核爆和远程导弹试验,一方面使自身陷入联合国制裁和国际孤立的困境,成为东北亚乱源,另一方面却实现了南北力量的相对平衡,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朝鲜自身的安全。朝鲜在实现半岛无核化的过程中对于自身安全的关切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应该得到美国和世界各国的理解和维护,否则,朝鲜半岛将难以走出核困境,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长期化将不可避免。

  应该肯定的是,第二次“金特会”后,半岛半无核化进程虽然遭受一定挫折,但朝美谈判的进程并无中断。双方都采取了理性和克制的态度,都表达了将继续谈判进程的意愿,这对维持半岛和平稳定将是一个利好的态势。朝美双方应在半岛无核化的核心分歧问题上实现“大交易”和“大破局”。已经朝美双方同意签字的六方会谈9.19声明确立了公正、对等、同步的精神和原则,平衡解决各方的合理关切,体现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应是“金特会”继续“走下去”的最佳和唯一方案,别无他路。中、韩、俄、日等国也应该为推动美朝会谈继续前行积极鼓劲。如不实行这个方案,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长期化将不可避免。(作者石源华教授是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世界知识》2019年第07期第72页·周边外交新视点·专栏文章之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