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研究院举行第二十期“国研沙龙”活动:比利时爆恐袭击后的欧洲局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31浏览次数:291

    2016年3月31日下午,研究院第二十期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术沙龙”(以下简称“国研沙龙”)活动在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本期活动的主题为“比利时爆恐袭击后的欧洲局势分析”,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简军波副教授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张迎红副研究员共同主讲。简军波的主讲题目是“欧洲恐袭与欧洲对外关系”;张迎红的主讲题目是“欧盟连环暴恐案与欧盟内政事务合作”。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点评,活动由研究院祁怀高副教授主持。

(简军波副教授主讲“欧洲恐袭与欧洲对外关系”)

    简军波首先分析了欧洲遭遇恐袭的原因。从外部原因来看,欧洲遭遇恐袭的近因是它从最初反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到主动参与“阿拉伯之春”等“颜色革命”的后果。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则是欧洲与前殖民地关系依然不平等在政治上的反映,也是上千年来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冲突在全球化时代的放大和激烈化。接着,简军波分析了最近欧盟对欧洲难民问题的处理及其对防患来自本土的恐袭的影响。在欧盟层面,相关移民或难民问题的处理办法包括《都柏林规则》、数字指纹识别系统以及统一的签证政策和难民基金等制度。但最基本与核心的难民管理权限依然掌握在成员国手中,主要还是因为移民与难民问题的处理本质上属于成员国专属管辖事务。简军波认为,欧盟在整个反恐政策上未形成强有力的管理系统。尽管《欧盟条约》和《欧盟运行条约》都规定面对恐怖袭击时成员国应相互支持,但在具体的机制建设上乏善可陈。在反恐问题上,欧盟内部存在反恐信息和情报共享不畅、反恐主导权不明、以及和外部合作时持有的反恐双重标准问题,阻碍它的反恐力度和效率。最后,简军波认为,要解决欧洲的恐怖主义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的途径,以及富有耐心和具有战略性的方法。

张迎红副研究员主讲“欧盟连环暴恐案与欧盟内政事务合作”)

    张迎红认为,目前在欧盟出现的暴恐案、移民和难民潮,具有较深刻的国际背景,同时也与欧盟自身在内政事务方面合作的难度和缺陷直接相关。为了应对欧盟内部的移民和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活动等,最近几年来,欧盟内政事务也呈现更多的合作趋势,并表现为外交化和国际化。所谓“外交化”就是将内政事务与外交政策相结合;所谓“国际化”就是就内政事务进行国际合作。欧盟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化的内政事务规则和规范,并就内政事务加强国际合作,在欧洲及其邻国地区建立一个自由、安全和公正的大地区,以维护欧洲秩序和国际秩序。目前欧洲内政事务合作的主要重点包括:欧盟内部形成内政事务与外交事务两大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在欧洲及邻国地区,将欧盟的移民政策、贸易政策与援助政策作为杠杆,推动邻国地区加强边境管理和内政事务管理的能力建设;在全球层面,包括在联合国、经合组织、七国集团内部制定内政事务的一套国际规范与标准。为了应对持续发生的难民潮和暴恐案,欧盟未来在内政事务领域加强合作是必然趋势,并需对相应的外交政策进行反思和重构。

    在评论环节,丁纯教授对简军波博士和张迎红博士的报告做了点评。丁纯指出,两位青年学者分别从欧洲移民政策和内政事务合作对恐袭事件的深层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做了剖析。欧洲最近的恐怖袭击暴露出了新的特征,内外结合,即由境外IS等策划,而实施恐袭的人员许多来自于本国的移民后代,内外响应实施袭击。欧洲社会高度推崇标榜民主、人权的观念、立场与本国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使得欧洲在邻国和移民政策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事实证明,欧洲的移民融入政策不太成功,导致相关移民族群的挫败感,易受极端思想诱惑。内务协调的欠缺,欧洲民众生活理念及思维方式都带来了防恐的难度,给了恐怖分子可乘之机,若不加改善则随时有再次受到袭击的危险。对于此次恐袭的影响,丁纯认为,积极方面是将促进各国联合反恐,正视移民难民问题;消极方面则可能使欧洲各成员国在移民政策等方面更趋于保守,排外浪潮疑欧脱欧呼声也会有所增大,这都将对欧盟提出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国际影响,如美俄欧因反恐而出现相互关系上的变化调整等。此次欧洲的恐袭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更为谨慎地思考民族政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反恐管理等问题。

    “国研沙龙”的主讲人向全球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青年学者开放,欢迎青年学者提供讨论主题和做主讲人。如您想提供讨论主题和做主讲人,请电邮联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服务中心,电邮地址为:iis_academic@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