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构建高效人文交流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16-03-24浏览次数:298

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人文”因素所起到的作用迅速上升,不亚于经济、政治、安全等主导国际关系的传统因素,它的各种形态和组成要素业已冲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国际关系事务中显得愈发重要。3月1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开题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就如何设计合理布局和构建起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有规划、有步骤、有实效地推进中外人文交流这一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外人文交流研究蓬勃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国与世界基于人文内涵的交流,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关系研究之文化维度的拓展,国内外关于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各种文献中所用的术语也不尽相同,有“人文交流”、“人文外交”、“文化外交”等,在公共外交的主题之下也对此多有涉及。

与会学者认为,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面对新形势和新格局,在认真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中国与外部世界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中国提升本身的人文内涵,并且通过人文渠道与世界增信释疑。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徐静波告诉记者,如何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中外人文交流运行机制,是今天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在中央的统领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文化单元到企业单元,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设计出既具有理论内涵又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运行机制,对于今后人文交流的整体性、协调性、富有效率地展开,是不可或缺的。

“人文交流”的内涵与外延有待厘清

在与会专家看来,当前急需解答的理论问题,不仅包括“人文交流”的内涵与外延,它与其他各类型外交工作的区别及边界,而且包括人本化的国际关系变革新趋势与人文交流间的关系,同时还有人文交流对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意义。

“人文”就是要突出“人”的交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清敏提出,在当前文化格局不断变动的情况下,外交环境更依赖于不同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人文交流不应简单地置于外交架构之下,而是应立足于社会文化和人与人的交往,与外交活动互为补充。

“人文交流是双向的,绝不是单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认为,“人文交流”处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并驾齐驱的地位,而人文交流在国际关系中所起到的是基础、种子和润滑剂的作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人文交流提高中国自身的人文内涵,同时必须注重人文交流的平等和可持续性。

如何提升自身人文内涵?徐静波表示,关键在于人文交流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仍需要当代人从中挖掘、开发和创新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动力与源泉。

以基础性研究支撑机制构建

人文交流在对外交流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的作用。人文交流所呈现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程度,与文化样态一样丰富。与会专家提出,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研究需要体现在具体的案例研究上,特别是不同社会制度、宗教传统、人文环境、历史沿革的国家或地区,研究他们的理念、做法和路径,这些内容都将是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构建的基础性资源。

张清敏建议,中外人文交流运行机制的着力点需要关注顶层设计、部门间协调、地方的参与、民间的参与以及媒体的作用,关注这些领域间的内部关系和分工问题,特别是研究如何建立起协调各方的机制。

许利平则认为,“青年的交互”是人文交流未来关注的重点,因为青年是人文交流的主体,其可以依托教育、文化、科技、艺术、媒体等领域进行交流,深化其在人文交流领域的互动。研究者还需要对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传播力予以重视。以流行文化、通俗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对青年产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中国在现代文化的开发和传播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构建具有吸引力的现代文化,是一个需要深究和实践的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李玉)

来源链接:http://www.cssn.cn/zx/201603/t20160323_2933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