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展回应时代的中国周边学

发布时间:2018-07-02浏览次数:414

  周边地区是中国强大起来的重要依托,时代的需求正呼唤“中国周边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和发展。623,中国周边学研究和新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在与会学者的思想碰撞中,有关中国周边学的时代使命、学科内涵、理论体系、核心议题、研究内容等诸多基础性问题的讨论被引向纵深。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起源于时代的需求。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表示,中国周边学提出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解决中国“强起来”后对周边地区的应对方略,回答“强起来”的中国将如何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合作共赢,建设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卫华看来,“中国对周边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在更好理解周边各国的基础上,打造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周边命运共同体。这与历史上以及当前某些国家所进行的完全以本国利益为目的的区域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

  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仇发华认为,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在中国周边外交中提出的,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应从中国周边起步。打造中国周边学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导向。“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条件、历史经验以及实现路径上凝聚议题,拓展研究视域。”

  创建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理论

  中国周边学要成其为“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经验层面对现实问题进行描述和回应,而应在概念化和理论化上作出实质性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周边外交理论体系。

  石源华表示,中国周边学并非为历史上的“封贡体系学”,也有别于西方别有用心人士所渲染和一些周边国家人士所担心的“中国中心主义”,而是在总结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国际关系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建符合时代需求和民族特点的中国特色新理论。例如,在经济层面,要致力于破除旧地缘政治经济理论和旧全球化范式,总结和阐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在安全层面,要致力于破除西方的“同盟体系论”和“零和博弈论”,进一步阐释和论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认为,中国周边学只有从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构建入手,才有可能助力“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真正实现中国周边研究质的飞跃,为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提供有力和有效的学术支撑。她建议,对古代中国的丝路外交、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人民外交”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理念及实践,作出跨时空、多学科的深度案例分析,力求对与丝路有关的中国周边外交的产生与发展、特征与规律、内涵与外延、政策与制度、原则与立场等,进行追根溯源的实证性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理论提供历史经验与现实佐证。

  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立体体系

  周边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决定了中国周边学必须体现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色。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认为,中国周边学需要坚持全维度、跨领域的研究视野。从历史到现实、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文化、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从战略到战术、从官方到民间、从单一到多元、从国别到区域、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从陆权到海权,努力做到研究领域广泛、视野全面、内容立体、成果过硬。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奉林强调整体性思维在构建中国周边学中的重要性。他说,在研究周边国家时,必须把中国与周边国家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它们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中国周边学改变我国学界过去对周边国家历史纵向发展关注更多、对国家间横向联系关注较少的不平衡现象,加强国家间的横向联系研究,从单一的国别研究走向对周边国家的整体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建议,构建中国周边学还应开拓研究周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华关系的联系机制。事实上,中国周边国家中,政治制度、民族构成、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资源禀赋差异极大,适合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未来立足于周边国家国内政经发展,形成丰富的比较案例数据库是一个发展方向。”

  此次会议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办。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闻中心主任 郑成宏

   《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     毛 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72日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