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澎湃新闻:世情圆桌|中俄关系向何处去:要防止被某些暂时“好处”诱惑

发布时间:2015-04-13浏览次数:153

来源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8757 

47日,复旦-东早世情圆桌发布了中俄关系研究报告2014”

这次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联合牵头,汇集两国一流专家,包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以及俄罗斯远东研究所、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等中俄多个机构的专家学者。

这份报告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中俄学界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了联合研究,坦率地指出了双方看法的异同,以及中俄关系中的主要弱点和风险,在此基础上,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探寻弱点和问题并不表明两国关系出现了重大问题,或是两国产生了不满。相反,它表明两国关系已处于稳定的建设性轨道上,两国关系已达到了很高的信任程度,两国学者已能平心静气地指出问题,听取对方的看法乃至批评,而不必担心这会损害中俄关系和相互信任,因为双方都是出于建设性的立场,以推动中俄关系更好地发展为目的。

以下为中方学者对中俄关系的政策建议,由复旦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撰写。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从中方学者的角度看,对现阶段中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政治关系

中俄关系应包容性地发展,即立足于共同点和共同利益,同时包容差异和不同点。

中俄关系应置于稳定的基础之上,保持长期的定力。中俄关系需要进行战略性经营,应该持之以恒地推动两国合作的全面发展,不能过于依靠事件的推动,不能有机会主义的心态和做法。中俄关系不应因形势的变化而摆动,不因一时一事而转向。两国要防止被某些暂时好处所诱惑,为一时的小利而损害整体和大局利益。

中俄都应保持外交决策的独立,但在涉及到对方利益的重大事件中,中俄宜进行沟通,避免误解和误判。俄罗斯外交政策有时会突然变化,令中国措手不及甚至处于被动。

中俄都有一些复杂的国内和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特别的敏感性,两国在涉及到这些问题时需特别谨慎。从中国方面说,台湾问题、东海和南海问题、西藏和达赖问题等都在此列。

中俄都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反对排外主义和种族歧视。

两国政府和执法部门对民间纠纷要谨慎处理,秉公执法,防止民间纠纷演变为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问题。

2、经济合作

中俄应在经济合作方面下定战略性决心,真正把对方作为长期、全面、战略性的伙伴来定位和经营,使经济关系也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石。

在双边经济合作中,以大项目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大项目的实现。应主动经济地推动大项目,而不应是遇到困难时才被动地接受。

大项目的推进将对两国关系起到再塑的作用。这将使两国在经济上更深地融合,改变长期以来的政热经冷,使两国形成全面的深层利益联系,促使两国在经济上成为命运共同体。这将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提供新的基石。

边界地区合作也应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点。在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开发上,中俄合作应迈出更大步伐,理顺各种关系和思想,建立起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保障基础,形成兼顾双方需求的合作模式。俄罗斯应抛弃过度戒备的心理,两国要进行真诚的合作,使这一地区发展和繁荣起来。

中俄应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是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自然要求,回避只会阻碍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陷入更加被动的处境。两国可就自贸区建设进行探讨,通过主动的安排来形成共同获益的模式。建议在中俄之间、中国与海关联盟之间进行建立自贸区的研究和谈判,两国也可以先进行局部的实验性合作。

北极的开发利用是中俄新的重要合作领域。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航道运输等方面,中俄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中国希望俄罗斯在与中国的合作上更加支持和开放。

要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这里所说的并不是特殊的优惠条件,而是符合市场要求的正常条件。做到执法有据,违法能究,使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使投资者放心。

希望俄罗斯在劳务许可方面做出符合实际的改进。现行的制度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不利于投资和生产的需要,并且也与解决所谓移民威胁无关。建议对大型投资项目提供合理数量的劳动许可配额,在项目完成后减少或停止配额。这既有利于投资,也不会导致所谓移民威胁。

3、国际合作

在国际层面,中俄合作的基本目标是: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

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地位,这是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核心条件之一,也是维护中俄在国际政治中地位的重要保证。

共同促进国际政治和经济权力结构的均衡化,使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使两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权。中俄应充分发挥多边机制的作用,特别是金砖集团、上合组织、G20、亚信等。

维护国际法和及其基本原则作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互提高战略支持,维护国际稳定,维护自身的战略安全。

共同反对在国际政治中出现新的铁幕,防止世界出现新的分裂。

4、地区合作

形成中国、俄罗斯、蒙古、中亚合作框架,使这四个地区成为一个完整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空间。这一合作框架可产生多种重大的战略效果。其一,可避免在中俄中间出现柔软的下腹部,保证中俄的地缘战略安全。其二,可使中俄在这一地区形成共存合作的战略框架。其三,可在这一地区设计跨地区的大项目,包括交通、通讯、管道、基础建设等。其四,有利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集安条约组织应形成协调合作的,希望欧亚经济联盟不要变成一个封闭的体系,不要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把它与中国隔开。

应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协调合作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新一届领导提出的重大外交概念,它将是中国长期的外交目标,中国希望得到俄罗斯的响应和支持,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5、安全合作

在亚太地区,中俄可以亚信为平台,形成亚洲安全合作论坛乃至安全机制,推动亚洲地区安全体系建设。

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可以上合组织为平台,推动形成地区安全体系。

极端势力崛起将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这也必将出现在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中俄的责任是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一道,防止中东、西亚、中亚、南亚极端势力的可能的合流,遏制极端势力在上合组织地区的崛起。

中俄应考虑在阿富汗问题上形成合力,推动阿富汗政治调解,并对阿富汗形势的变化有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