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当代世界》:郑继永:“中韩合作:新范式、新挑战、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4-08-18浏览次数:581

2014 7 34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韩国。这是中国确定了外交的周边布局之后,以“习式风格”推行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不但为即将到来的中韩建交二十二周年庆祝活动拉开了序幕,更为推动中韩关系迈向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次访韩将对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和东北亚地区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中韩关系示范中国周边外交新范式

首先,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亲、诚、惠、容”的“好邻居外交”。好朋友也要常走动。短时间内中韩元首多次会面,高层政治热度居高不下。习主席访韩确立的“好邻居外交”整体模式与框架不仅是中韩关系新的里程碑,也在周边国家中产生了示范效应。中国平等、合作的态度为周边外交开了个好头。中韩关系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型例证,虽然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不同,但实实在在的发展证明如此不同的国家依然可以保持友好关系。

其次,中韩关系得到全方位定位与转型。《中韩联合声明》明确中韩要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和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与2013 年朴槿惠总统访华时中韩“互信、发展、友好、和平”四个点的定位相比,2014 年的“四个伙伴”则全面贯通了双边、地区、亚洲和世界四个层次。这两种定位从立体维度上解决了中韩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定位的方向问题。

再次,中国意在推动朝鲜半岛均衡发展。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安全始终处于陆权与海权的不均衡状态。政治与安全上朝鲜半岛受美国等海权国家影响,经济上则过度依赖亚洲大陆。作为亚洲大陆国家,中国的发展要惠及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发展也要有助于中国。这就要求中韩两国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韩启动人民币与韩元的直接清算机制,并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自贸协定等问题上达成共识,无疑将助力韩国的经济发展。在经贸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和深化与韩国的政治安全联系成为中国的当务之需。

最后,中国展示了对朝鲜半岛的最大诚意,并努力建构新的东北亚安全观。东北亚形势复杂多变,中国不能任由朝鲜半岛局势急转直下而不顾。选边站队、组建敌友对立式盟友关系的国际政治旧思维是东北亚历史的悲剧,只能带来争斗与冲突。朝鲜半岛有特殊的历史源流,中国理解韩国的两难处境,无意“抄底”韩美同盟,但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必须成为东北亚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日本与朝鲜半岛的核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东北亚的两大乱源,不能任由朝鲜半岛周边军演不断上演、核问题越陷越深,构筑军事同盟的武力捆绑与解禁自卫权只能导致安全问题更加恶化。无论是前期的穿梭外交,还是此次习主席访韩,中国都意在为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经济与政治错位成为中韩关系新挑战

中韩经济上高度契合、政治上相互扶持,但因地缘位置和历史缘故,韩国国内及域外因素对中韩关系构成的挑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政治安全、经济合作、历史与现实等诸方面。

由于社会价值体系不同,政治安全领域依然是影响中韩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突出体现在朝鲜半岛安全与美国问题上。只要朝鲜半岛出现动荡、美国因素介入,韩国总会清晰地倒向美国,中韩的立场鸿沟就会显露。中韩两国民众基础依然脆弱,化解历史积怨仍需要时间;而美国及韩国国内保守派人士也有意或无意地提醒、操控、甚至放大中韩“分歧”。两国联合声明中刻意对大国因素的回避也体现了中国对韩国处境的理解。

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取决于政治的温度。建交仅22 年,中国就给韩国带来了最大的贸易市场和最实在的经济发展。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欧亚大陆。中国提出“一路一带”的发展构想以应对全球性的经济与政治风险,需要中韩之间经济方面更少的限制与更畅通的往来。然而,出于保护少数产业的需要以及对美国压力的忌惮,同时也担心汇入中国经济大河后而丧失本国经济自主性,在中韩贸易和金融机制的参与上,韩国表现得犹豫不决。自贸协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也只是划定了大致的时间表。

历史与现实问题也是如此。中国相继允许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开馆、西安义勇军纪念碑等纪念设施落地,韩国也将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归还中国,中韩两国的舆论环境大为改善。但在经济热络的背后,也有部分韩国人士依然纠缠一些历史过节。虽然韩国在日本“解禁自卫权”等历史修正主义问题上表现出愤怒与不满,但似乎更愿意单独表达不满,而不愿与中国统一步调,甚至担心会冲击美日韩协调的局面。此外,在专属经济区、防空识别区、苏岩礁等海洋问题上,中韩两国虽然表态积极,但因海洋问题非常复杂,再加上朝韩关系因素,所以实际操作起来将困难重重。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有些韩国人士似乎非常失望,认为联合声明中“反对朝鲜半岛核武器开发”的说法“是一个反对韩国和朝鲜双方核开发的结论,是利用语言技巧蒙混根本问题、回避实质性解决方案的做法”。韩国希望中国做出“破格的举动”来对朝施压,但中国希望“开放、透明、平等的亚太安全与合作框架”,更在意地区的稳定,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纠集和扩大新盟友,动辄使用武力和制裁等手段。

 

韩国的战略选择

中韩关系主流向上、向好,互惠互利、双向共赢成为两国合作的基础。韩国的战略取向将决定中韩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在战略层面,陆权发展将是韩国必须的选择。美国以海权为中心的东亚战略为韩国带来了动荡中的稳定,朝鲜半岛长期“乱而不战”。在这种状态下,韩国依靠出口贸易实现了“汉江奇迹”式的第一次经济跨越。当前,韩国认识到了适当弱化对海权依赖的急迫性。朴槿惠团队提出将“欧亚倡议”与中国的“一路一带”构想相对接,实现互联互通,融入亚欧体系,两者战略上的融通将为韩国第二次“汉江奇迹”式经济起飞装上双引擎。

在政治安全上,韩国的“双支点”地位可以在消除东北亚格局不稳定性上发挥作用。在全球层面,中美都将韩国作为战略支点,这将为韩国发挥缓冲与调节作用提供双重机遇;在地区层面,韩国应联合其他国家遏制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和政治右倾化的发展势头;在朝鲜半岛,韩国与朝鲜作为当事方应发挥能动作用而非随他国起舞。韩国尤其应劝说美国以积极姿态激活并重返六方会谈,降低朝鲜半岛风险,使核问题向着可控的方向发展,让朝鲜半岛这一不稳定之源转变为东北亚局势的稳定器。

韩国应创造更多的议题选项和价值空间,改变非此即彼、二者择一的二元逻辑。韩国在战略上面临选择中美哪一方的最大难题,在战术上时不时双边摇摆。韩国应利用这一地位不断中和中美竞合中的“负能量”,如以中韩自贸协定的落实来联系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实现,在中美对峙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问题上发挥协调作用。同时,聚合发展共同安全与繁荣的正能量,找到管控朝鲜半岛安全困境的方法。

 

顶层设计下的中国朝鲜半岛战略

中韩关系的现状是中韩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朝鲜半岛一方“外交成功”、一方“外交失败”之类的零和博弈,更不能做出所谓“厚此薄彼”的外交误判。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日本政治右倾化,周边局势不断变幻的国际背景下,朝鲜半岛对中国而言只有国家利益轻重缓急之分,并无先后之别。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会视东北亚局势整体判断和努力消除东北亚乱源的国家利益考虑而有所调整。然而,基于全球与地区形势的顶层设计,中国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朝鲜半岛外交战略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当前,东北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国家间互动加速。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俄罗斯推动朝鲜半岛油气管道建设、日朝彼此不断示好接近、中韩关系加强、日本政坛日益右倾、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入新阶段、美国推动建立“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并努力尝试构建东北亚“小北约”,东北亚局势可谓“一日三变”,传统“中俄朝”和“美日韩”的南北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东北亚局势的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已经不允许再出现另一个“失去的”五年或十年。实现和平、稳定与统一,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需要朝鲜半岛国家的智慧与勇气。

中国对朝鲜半岛外交的整体考虑是中国新周边外交战略的体现和实施,明确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在于和平、稳定和无核化,推动对朝鲜半岛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平衡,打造体现新周边外交战略下处理新老朋友关系的两个范本国家。一方面,中国与朝鲜长期保持友好,加强两国的经济务实合作,以经济因素更新政治联系感,将中朝友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以经济关系抬高中韩政治安全合作水平,以政治安全合作推升经济交流热度,将中韩友好引向深入。这需要中国成为朝鲜半岛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以公共产品供给者的身份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的中韩关系共同点很多,大方向相同。只要充分估计并解决中韩关系中的难点与挑战,中韩关系的发展无疑将成为东亚国家间关系的优秀范本。迈向成熟关系的道路,不但需要中韩双方合力,借风而扬帆,更需要双方同舟共济,共同造就并驾驭朝鲜半岛这艘大船迎风破浪,实现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全文:中韩合作_新范式_新挑战_新方向_郑继永.pdf